首页 资讯 正文

乡风文明谱新篇 牡丹江八达村走出振兴路

体育正文 253 0

乡风文明谱新篇 牡丹江八达村走出振兴路

乡风文明谱新篇 牡丹江八达村走出振兴路

爱民区三道(sāndào)关镇八达村(cūn)(cūn),地处塞北江南牡丹江,位于爱民区城区北侧,交通便捷。全村行政区划面积20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3337.3亩,常住656户、2350人,村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,党员137名,村内企业116家(其中规上企业3家)。八达村以党建为(wèi)引领、以文化为灵魂、以产业为支撑,走出一条“塑形”与“铸魂”并重的(de)乡风文明建设(jiànshè)之路。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;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标杆村;牡丹江市文明村、乡风文明试点村、十佳(shíjiā)项目村、十佳奋进村、乡村(xiāngcūn)治理示范村等荣誉。 牡丹江爱民区三道关镇八达村(江立涛 摄(shè)) 党建(dǎngjiàn)引领聚合力,筑牢文明之基 八达村(cūn)围绕“四馆一中心”的发展理念,规划设计建立党群(dǎngqún)服务中心、司法馆、文化馆、红色教育馆、绿色食品(lǜsèshípǐn)展馆(zhǎnguǎn),打造集(jí)政策宣传、文化活动、便民服务于一体的“一站式”平台,畅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。在“党建带群建、合力促振兴”党建品牌的引领下,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抓手,常态化开展“党员(dǎngyuán)联户”活动,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文明新风。 提供便捷服务(江立涛 摄(shè)) 文明乡风润民心,厚植(hòuzhí)文化底蕴 立规明约树新风,激发村民主体活力。将思想政治(zhèngzhì)建设、村风民俗、安全防火等(děng)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商议修订,形成“村民事(shì)、村民定”的(de)(de)自治机制(jīzhì)。建立“急难愁盼”清单,通过政策(zhèngcè)宣讲会、村民议事会等渠道收集民意(mínyì),针对性解决产业用地、农产品销售等问题,实现村企共赢。榜样引领促践行,厚植(hòuzhí)文明(wénmíng)乡风底蕴。开展(kāizhǎn)“最美庭院”评选活动,表彰先进典型,设立“文明新风宣传栏”,以身边人、身边事带动(dàidòng)群众见贤思齐。党员带头参与(cānyù)人居环境整治、助老扶困等公益活动,形成“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”的文明共建格局。文化赋能强内核,融合文明实践铸魂。八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传统节日,开展文艺演出、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,让“邻里相亲、守望相助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凝聚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精神力量。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,常态(chángtài)化开展政策宣讲、科普惠农、法律援助等文明实践活动,年均服务群众超500人次。以农家书屋阵地建设为载体,不断优化图书配置,规范书屋管理,组织(zǔzhī)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开设农技知识辅导班,指导农业生产,使“小书屋”真正成为广大群众学文化、长技能、强本领的“黄金屋(huángjīnwū)”,不断培育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文明风尚。 产业与文明(wénmíng)互促,赋能乡村振兴 强产业,激活(jīhuó)发展(fāzhǎn)“新(xīn)引擎”。全面清理村内资产、资金、资源。近年来,收回(shōuhuí)河滩沙坑废地120余亩,“三资”清理收回资金94.3万余元,流转(liúzhuǎn)土地139亩用于农业发展。采用村企联建等模式,培育鸵鸟养殖、梅花鹿养殖、高端酱油生产线、绿色蔬菜种植基地、千万级鲜食粘玉米加工等特色产业,2024年村集体经济(jítǐjīngjì)年收入(niánshōurù)达168万元。惠民生,绘就宜居新画卷。近年来,整修村内道路5870延长(zhǎng)米,修缮村内巷道(hàngdào)4350延长米。更新村内供水主管道,实现自来水全部入户。新安装路灯100盏,铺设电线3200米,现有180盏路灯全部亮化,实现“路通、灯亮、水净”。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,与玉禾田环境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(mǔdānjiāng)分公司(fēngōngsī)签订协议,达到村内垃圾(lājī)日产(rìchǎn)日清(rìqīng),实现了全市首例农村外包垃圾清运体系,彻底解决了日常垃圾及越冬垃圾清理难题,生态宜居触手可及。优服务,托起群众“幸福感”。实行网格长包保机制(jīzhì),累计帮扶困难户45户,完成危房改造19户。联合市医保局建成全市首个村级医保服务站,实现医保业务“家门口办”。常态化开展“送医下乡”“金秋助学”等活动(huódòng),群众幸福感、满意度达98%以上。 从阵地(zhèndì)建设到(dào)文明实践(shíjiàn),从产业升级到民生改善,八达村(cūn)始终以“党建红”引领(yǐnlǐng)“文明绿”,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“精神引擎”。当党建引领有力度、文化培育有深度、产业发展有强度,乡风文明便会成为滋养乡村的源头活水,让八达村在新时代焕发更独特的魅力与活力。(江立涛) 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(rèxiàn)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(běn)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乡风文明谱新篇 牡丹江八达村走出振兴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